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而布匹绢帛也比去年涨了三成。”李承乾点点头。
其实他比李世民还惊讶,他也不是没有监过国,朝廷每年的税收他都知道。
当年他十四岁监国的时候,税收不及现在的一半。
“四成?”李世民眉头一皱,
“高明,会不会是下面的州县官员为了功绩,虚报上来的?”
这种事也不是没发生过,李世民在位这么久,不止一次查出下面官员虚报税收,甚至还有多收税。
“阿耶,儿已经让御史台和大理寺派人下去了。
对几个增长较多的州县进行调查,看看是不是为了功绩多收百姓粮食。”李承乾立刻禀报。
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,
“很好,要记住,百姓就是我李家的基石,那些为了领功增加税赋的,一律严办。
能够顶替他们的人多了,不能心慈手软。”
“陛下,老奴有事禀报。”这时一旁的王德突然说道。
“说!”父子俩看向王德。
“老奴觉得今年的赋税增长应该不是下面州县冒功。”王德走上前行礼道。
“哦?你怎么知道?”李世民好奇。
“回陛下,老奴的一个侄子头几年来到长安城。”
“这个朕知道,还让你安排到了老十的工坊去,这跟他有什么关系?”
“陛下,月前,老奴出宫去看望了这个侄子,他跟老奴说,今年家中粮食收成涨了三成,
老奴家在江南,种的是纪王殿下推广的两季稻。
我那侄子说,这两年朝廷兴修水利,清理河道,家乡大部分地区已经不怕大水和大旱了。
所以风调雨顺,庄稼长势都很好,今年是一个丰收年。”
王德一口气解释了一遍。
“原来是这样?高明,看来这两年你做的不错。
这样很好,凡事多为百姓着想,百姓自然会拥戴我李家。”
李世民对李承乾更加满意了。
“多谢阿耶赞许,儿不敢居功。
其实这一切儿也是借了十弟的光。”李承乾起身行礼后说道。
“何出此言?”
“阿耶,你可知今年十弟送给民部多少银钱?”李承乾反问了一句。
李世民摇头后,李承乾才说道:
“近一千四百万贯。”
“什么?”李世民听到这个数都有些不淡定了,手里的茶水都洒了出来。
“怎么会有这么多,去年还不到千万贯,朕以为已经封顶了。”
一千四百万贯,比朝廷收的还要多两倍。
李承乾听闻摇了摇头说道:
“这个儿也不知,只知道民部上报,大唐第一商会每年给民部送两次钱。
年中一次,年末一次。
今年上半年商会送来六百万贯,年末近八百万贯。
儿问过唐俭,这些年,朝廷兴修水利,清理河道,边关的城墙修缮,全都是依仗大唐第一商会送过来的钱才能够完成。
工部上报,已经完成了全国一半州县的的水利修建。”
“没有想到,仅凭一人之力竟然能够让我大唐有如此大的变化,朕当初还是小瞧了他。
本以为他做什么商会乃是商贾行径,难登大雅之堂,真的没有想到啊。”
李世民不由得感慨万千,当初还真是小瞧了这个逆子。
皇子行商贾之道,素来被人诟病,因为李慎经商,那弹劾的奏折太极殿都装不下。
李世民其实也觉得亲王行商有失体面,也有损皇家颜面。
不过当时李慎爱折腾,他也没管,没想到李慎会做这么大。
“阿耶英明,阿耶深谋远虑,一直袒护十弟,才能够有朝廷如今这般富足景象。